开咖啡厅不只是做好咖啡就行了,多看几次
1、活动价值
1.这不仅仅是煮一杯好咖啡那么简单
刘露的咖啡馆开业了。 虽然她在店面装修上花了不少功夫,但门口来来往往的上班族还是没有注意到这家咖啡馆。
她很着急,想不通为什么传说中的“口碑效应”还没有出现,因为刘露坚信,她的咖啡比街对面的星巴克好得多,她就会陷入困境。她一尝试就爱上了它。 她越想,就越生气。 她决定做点什么,于是她走到店里唯一的年轻男性顾客面前,询问他的意见。
男顾客抬起头,缓缓说道:咖啡味道很好,环境也不错。
听到这句话,刘露兴奋地坐下来,上半身前倾问道:怎么人这么少?
男顾客想了想说:我没找到这个地方,也没有理由从星巴克转到这里,也不知道你们的咖啡好不好。
刘璐突然意识到,因为她没有理由去尝试,所以不知道咖啡好喝,也没有口碑传播的来源。 开一家咖啡店不仅仅是煮出好咖啡!
咖啡馆就静静地坐落在路边,人们没有注意到。 你需要伸出“一只手”来吸引顾客。“这只手”指的是热销商品半价、办卡优惠、买买买等活动,美味的咖啡让顾客着迷。爱上这个地方,带动后续消费和口碑传播。
2. 互联网和咖啡店有一些共同点
即使产品的功能和体验再好,也没有人会去访问。 没有用户就没有价值。 如果无法形成口碑,用户滚雪球就无法增长。 从这个角度来看,做互联网产品就类似于开一家咖啡店。
道理和开咖啡店是一样的。 你需要让用户关注产品,给他们一个访问的理由,加深用户对产品定位的理解。 我们还要伸出“活动”之手,持续、有策略地吸引用户参观、参与或购买。 然后依靠优质的产品品质,不断加深用户对产品的了解,促进留存和口碑传播。
通过上面咖啡店的例子,说明了“活动运营”的价值以及它在产品运营中所扮演的角色。 通俗地说,这就是我们开展活动的原因。
总结“活动运营”的价值:
一切互联网线上活动的最终效果都离不开这三点。
2. 如何策划活动
以下是策划一场活动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流程。 首先写出具体方法,最后结合12个案例进行描述。
1、活动类型:
2、活动目的:
3.切入需求:
4. 计划活动的步骤
第一步从目的出发
为什么要做这个活动以及其目的是什么? 这是最重要的。 你应该先明确目的,然后相应地思考活动的后续行动。 最理想的情况是将“目的”转化为一条“数据”。 例如,该应用程序希望增加用户数量。 这是目的,转化为数据就是为了增加DAU。 所以增加DAU就是活动的目的。
活动目的是策划活动的出发点和思维源泉。 把握了这一点,我们后续的步骤就不会偏离初衷。
第二步:确定目标和时间
目的是一条数据,目标是使这个数据具体化。 继续上面的例子,活动目标是DAU增加50%或者到10W。 在这一步,必须确定目标期望。 即使没有非常具体的数字,也一定有一个大概的幅度。
因为预期的幅度会影响下一步策划活动的形式。 如果期望是DAU从5W提升到6W,适用的活动形式很多,难度也不是很大; 但如果期望是DAU从5W提升到10W,那你就得绞尽脑汁了,很多活动形式都不可行,因为没有达到期望。
此外,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也应该有一个大概的范围。 如果您急于得到活动结果,活动一定要尽快启动; 如果没有,那么你还有一个选择。 因为一项活动如果能借势而行,就会事半功倍。 这个“势”就是时间点。
第三步规划活动形式
目标和时间就像画一个盒子,这一步是规划盒子内的活动形式。 通俗地讲,就是要做什么样的活动。 这是活动策划的核心步骤。
策划活动的本质是寻找活动目标、用户需求和产品形态的最佳组合。 比如射箭:
策划活动时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① 尽量让自己变得有趣
活动是让用户“玩”的,只有在玩的过程中才达到运营的目的。 因此,即使这不是游戏,您也可以将活动游戏化,使其变得更有趣。
诚然,很多产品与游戏无关,但它们也可以转化为游戏的形式或视角。 我们以猫眼电影为例。
页面太长,只截掉了一部分。 页面底部有一个电影列表。 活动规则是根据这些表情猜电影并写一篇影评。 根据猜对的次数颁发奖品。
②操作简单
从用户看到活动到操作结束,每增加一个步骤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害。 首先,主动操作的步骤要少; 其次,不要让用户在非活动流程页面中跳转。 用户将无法找到那里的路,尤其是应用程序。
③规则简单易懂
在规划活动时,规则应尽可能简单,以便用户无需研究即可理解。 他们一眼就能看出“你所做的就会得到你所做的”。
除了简单的规则设置外,规则的表达也应该简洁。 完整的活动规则需要大量文字,包括时间、操作方法、颁奖方式、奖品清单、附加条件、注意事项等,这些都是用户的阅读成本。 事实上,用户只有了解最关键的规则才能参与。 其他的并不重要,有些条款甚至只是为了免责。
因此,在活动页面描述规则时,将核心规则放在页面顶部的显着位置,将具体规则和免责声明放在页面底部。 这部分内容就在那里,用户看不到也没关系。
以Uber为例,看看活动规则是否容易理解。
当我看到Uber活动规则时,我被繁琐的不同角色的文案搞得不知所措。 这根本就是一道测试智商的测试题。 目的似乎不是为了让用户理解,而是为了难倒更多的人。 很多人。
我尝试改变它:
如果您本周六和周日乘坐 Uber 3 次,下周将获得 6 次免费乘车机会; 如果您乘坐 Uber 5 次或以上,下周您将获得 10 次免费乘车机会!
您可以将其与上图中的副本进行比较。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它更容易理解。 上图中很多文案是没有意义的,反而增加了阅读成本,比如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这一段文字已经很多了,不需要这样的文案来烘托气氛。 而且,页面的标题已经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了。
而且,因为有“查看详情”入口,所以这里不需要写太多详细规则,比如最高扣款15元、付款日期、活动截止时间等,有兴趣的用户点击详细规则即可读。
④ 突出用户利益
参与活动的用户将获得相应的物质或精神收益。 在活动页面上,用户权益应置于明显位置,并具有最高优先级。 因为页面的受众是用户,所以符合用户的自身利益。
因此,很多活动页面都会在标题图片中放置奖品,比如物质的、红包的、礼盒的、精神的特权、等级、称号等,然后下面就是活动规则和操作区域。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⑤视觉进度指示器
活动一般有一系列的操作。 每次操作后,都应该给用户反馈,例如数字+1或迈出一步的进度条。 目的是告知用户操作成功并已被记录,也是一种精神激励。
活动页面还需要营造大众化的氛围,符合中国人活泼的心理。 因此,很多活动页面都会在标题中显示“12345人参与”,并且这个数字会不断刷新。
下图是当年美团上线的第一个产品。 页面会显示生效时间倒计时以及已购买人数。 虽然美团从目前来看并不是一个活动平台,但是它在成立的时候还是有活动属性的,所以这个案例也可以借鉴。
以上五点是活动本身需要注意的事项。 除此之外,无法给出更具体的方法。 成功没有捷径,唯一的就是懂得方法,多积累,努力成就成才。 经过这一步,活动背后的形式、规则和逻辑就确定了。
第四步,跟进设计、开发、上线
活动是运营单独负责的项目,这个环节主要体现项目经理的作用。 无论是PM实施、UI设计、线上RD开发,还是资源申请、外部合作等,运营人员都必须跟进并关注最终的效果和时间点。
第五步:准备推广资源
活动是否有效,推广渠道也很重要。 这些都是活动开展前必须准备好的,包括确定开展时间、材质设计、数据统计等。 此步骤与上一步并行且同时发生。
推广资源分为站内和站外。
第6步:准备风险控制和替代计划
列出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并针对每个风险点制定应对方案。
风险点大致分为几类:
第七步:上线前活动预热
线上活动的高峰期很短,大约一两天。 但对于这短暂的爆发,必须要有前期的热身,后期的收尾,一个接一个,为活动的高峰服务。 这是为了控制活动的节奏。
其中,活动热身非常重要,关系到能否达到爆发点以及爆发点有多高。 最简单的热身方式就是告诉你哪一天将推出什么活动。 更复杂的方法是不仅仅是告知,而是要有噱头元素来吸引用户的兴趣和关注,投入推广资源来扩大受众。
最典型的预热例子就是滴滴的品牌升级。 这是我分析的步骤。 我没有和滴滴的朋友沟通过,所以可能不准确。
① 发布类似“再见滴滴打车”的通讯图(下图),引发用户猜测。
② 告知将要发生大事,引起用户猜测。 各种有趣的“滴滴XX”在朋友圈传播。
③随着揭晓日期临近,开始倒计时,如下图。
④将此信息填入滴滴红包中,如下图。
⑤ 正式更名并发布官方公告,如下图。
⑥在微博等平台上,推出##其实是为了巩固用户对新品牌的认知。 属于上线后的传播,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