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活动策划公司_南京庆典策划_南京年会策划_会议策划_南京发布会策划_推介会策划-恒睿文化传媒

SEARCH

与我们合作

我们专注提供活动策划搭建,展会设计施工一站式服务,助力企业品牌宣传多平台多途径导流量。
主营业务:活动策划执行、舞台搭建、展览展会、电音节、明星演唱会等

您也可通过下列途径与我们取得联系:

地 址: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常发广场3号楼

手 机: 17705288425

邮 箱: 313810940@qq.com

快速提交您的需求 ↓

《新媒体策划与创意》课程标准

更新时间:2024-03-05
查看:223

在项目策划中,新媒体是传统媒体之外第一个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传播方式。 大量的产品、作品、任务通过新媒体媒体进行传播、推广、普及,以达到目的。 为此,我们采用基于实例的项目教学方法。 通过大量典型的项目规划和设计实例,学生可以从内容中学习并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的任务并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 ,培养专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理论知识的选择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 同时,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求,整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知识和知识。 技能和态度要求。 项目设计以新媒体媒体为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采取工学结合,充分开发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能够不断提高作品效果,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并逐步将自己的创造力表达到作品中。 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的专业能力。 (四)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是:一是以就业为导向,针对媒体、产品、网络项目策划人才的市场需求; 二是为“栏目包装培训”和“数字新媒体项目培训”等专业能力课程奠定技术基础。三是根据项目选择课程内容和组织教学,不求完整的学科体系,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和需求。

将课程分为三种学习情境。 引入网络媒体媒体微电影策划与制作,数字电视、网络电视产品推广策划与制作,手机、自媒体、流媒体产品推广策划与制作作为课堂教学项目,强化综合岗位技能。 并进行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举一反三。 1、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必须紧密结合实际。 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习领域的课程设计根据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学习知识点,根据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 学习任务在前一个任务的基础上增加知识点,难度逐步推进,有序地实现教学目标。 3、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4、课程结构是静态的,教学载体是动态的、开放的。 在确定课程内容时,每个载体所包含的知识点是静态的,教师或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合适的载体。 2. 课程目标 (1) 总体目标是能够使用相关软件协助融入项目规划和设计,并具备解决方案规划和设计技能。 基于针对性新媒体制作微视频、微电影、产品宣传片、产品推广策划、栏目包装策划等作品。 (二)分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新媒体策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新媒体设计的基本概念、含义和原理; (3)掌握数字新媒体、网络新媒体、自媒体、流媒体等新兴媒体的传播方式、特点及发展趋势。

2.学生专业能力目标(1)熟练使用相关软件制作相应的目标产品和作品,并有效融入到项目规划和设计中; (2)培养学生主动收集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源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5)能够根据要求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种产品和解决方案。 3、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目标(1)热爱影视制作艺术,工作精益求精,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2)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善于沟通; (3)自学能力强,紧跟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不怕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能够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四)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 (5)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 (六)决策和执行能力; (七)具有利用网络、文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八)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 (九)具有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10)评价工作成果(自我、他人)的能力。 3.课程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序号 项目工作任务 知识点 技能要求 课时 创意原理与基本方法 创意的基本方法; 1. 理解创意原理 2. 理解创意过程和方法 现代规划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了解规划方法和过程的理论基础。 媒体革命:从新媒体到自媒体媒体创意与策划能够了解媒体的作用,利用各种媒体来传播和表达产品和作品。

图书营销创意与策划 1.了解图书的创意与策划方式和方法 2.能够运用相关软件、材料和信息来策划和设计图书相关项目 新闻广播节目策划与创意 掌握策划与设计技能广播行业 了解广播 不同行业类型 16 综艺创意与策划 节目、项目特点及差异 掌握电视栏目、节目的策划与创作技巧 了解电视节目栏目特点 16 新媒体、流媒体、自媒体策划与创意 移动媒体服务与运营,策划与创意 新媒体、流媒体、自媒体项目、产品等的总体策划与创意技巧。 2、了解不同新媒体类型的特点、传播方式和媒介。 16 总计 64 教学实施 (一)师资要求 1、从事本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能力和资格:)具有艺术设计专业学士及以上学历(含本科),并接受过职业培训教育教学法,具有大学教师资格。 2)从事实践教学的主讲教师必须具有实际参与影视公司产品开发的经验。 3)具备PS、PR、AE等作品制作方面的相关知识。 4)具有教学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2.从事本课程教学的兼职教师应具备以下资格: 1)具有一定的普通话基础,掌握一定的教学和教育相关知识,在进行示范教学时能够充分表达教学内容。 2)具有相关企业3年以上产品开发、规划设计实际工作经验。 (二)教材、参考资料的编写应当体现课程的性质、价值、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1、打破传统学科教材模式,根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学校与企业共同编写教材。 教材以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注重能力为本的原则,力求凸显“理论充足、注重实践操作”的特色并“简单、明了、方便、实用”。 内容应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能力的人才。 具有一定理论知识、较强操作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技能非线性剪辑人才受到影视公司欢迎。 3、根据工作任务需要和充足性原则,设定能力目标和能力标准,引入高职学生必备的理论知识,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 4、教材应图文并茂,并提供大量实际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5、建议配置教材专用多媒体光盘,以满足教学和学生自学的需要。 编号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 媒体创意策划与营销实践 张伟武 三金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四)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教做”融为一体。 打破传统的课堂授课和实训分段的方式,在校内学生创新设计中心进行授课和实训。 学生通过教学来学习,通过实践来学习。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即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和项目实施部分。

教授完基础理论知识后,老师将学生分成几个项目组,每个组指定一名组长。 学生通过团队设计参与项目的实施部分,通过项目实施学习产品开发和创新的知识。 在此过程中,老师们进行巡回指导。 每个项目的设计完成后,每个项目团队必须向其他团队展示设计并接受其他团队的询问。 项目组期末成绩由教师和其他项目组共同评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要求教师评价与学习者互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 。 改革考核方式和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驱动因素。 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评价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取得的成绩以及在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反映发展。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主动参与者。 为了使评价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应营造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采用测试与非测试、个人与小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形成性评价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课堂学习活动评价、学习效果自我评价、问卷调查、访谈、日常测试等。形成性评价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评级或打分等评价记录方法。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注重评价的积极鼓励和激励作用。 教师应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沟通,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提高自我。 根据评价标准,将从“工作质量、工作速度、产品开发与创新设计基础知识、学习态度、社会行为、职业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理解新兴媒体策划与创意设计的本质设计与制作过程。 (2)形成自己的人文、文化、创意、系统的艺术设计观。 (三)遵守纪律,有团队合作精神。 (4)能够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的设计资源、工作过程中的经验以及改进的想法。 (5)学校主讲老师和企业兼职老师根据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学生作业、日常测试、特效设计技能大赛、学生实习情况及考核等情况,共同综合评价学生表现地位。 (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对学习和应用创新的学生给予特别鼓励,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 2、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如期末考试等)是检验学生产品开发和创新设计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方式。 也是反映教学效果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结性评价必须以检验学生产品开发和创新设计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力求科学、全面地检验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其产品开发和创新设计知识和能力。 测试可采取笔试、大作业、设计作品等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考核方式: 考核分类 考核方式 分数比例


QQ客服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