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民族精神教育教学教研师训班开班啦!
一、“颂扬中华经典,做有学问的少年”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古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巨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本,是民族精神的纽带。 民族精神只有通过文化经典才能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 同时,我校致力于将理想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以“仁孝”为指导,以“幸福育人”为办学理念。 以“弘扬传统文化,创建幸福校园”为方向,坚持“用环境文化熏陶人,用精神文化引导人,用制度约束、激励、规范人”,用“爱的教育”培养孩子成为“六美”“八会”的快乐学生。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区把“中小学生背诵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国民精神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古典诗词(唐诗、宋词、元曲等)、现代白话文学的典范
2、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新成果的优秀作品均收录在我们的阅读清单中。 这些作品不仅是我区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图,也是我区开展全民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2、活动目标是通过背诵经典、美文、唐宋诗词,达到文化熏陶、智力训练、人格修养的目的。 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不断在学生的心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潜移默化地陶冶他们的气质。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高人文素质。 2、让学生背诵、理解经典,用经典诗词陶冶学生的风采、开阔视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气质、自信自强的精神
3、性格优秀,善良正直。 3、增加识字量,扩大阅读量,背诵时增加诗歌朗诵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掌握背诵技巧,养成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增强语感在背诵过程中,感受文言文的精髓,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通过开展经典读书活动,营造校内浓厚的读书氛围,营造和谐、人文、丰富的校园文化。 三、背诵内容小学:根据我区小学生特点,开展低年级(一、二年级)、中(三、四年级)、高年级经典背诵活动。级别(五年级和六年级)类别。 主题:礼貌、勤奋、励志、修身、美丽、多元化。 下段阅读清单:《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 中段阅读书目:小学生必背的《论语》、古诗七十首。 高级阅读书目:《论语》、《孟子》、《礼记》 初中:推荐
4、参考书目:必须是旨在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质,弘扬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的民族精神的诗歌和中外现当代优美文章。因此,有以下几本书: 1. 启蒙经典(共3篇) 1. 老子(《道德经》) 2. 三字经典 3. 弟子规 2. 四书五经 1. 大学(第一章) 2 . 中庸之道(第四、二十、二十二、二十四章) 3. 论语(10篇) 3. 神话故事(5篇) 1. 精卫填海(《山海经》) 2.夸父朱日(山海经)3.鲧、禹治水(山海经)4.女娲补天(山海经)5.嫦娥奔月(山海经) 4. 寓言(10回) 1. 为蛇添余(战国策) 2. 狐冒虎威(战国策) 3. 摧苗励志(孟子) 4. 鹬蚌相争(战国策) 5. 自相矛盾(韩非子) 6. 愚公移山(列子) 7. 螳螂捕蝉(说原) 8.卖棺材换珍珠(韩非)
5. 子) 9. 曾子杀猪(韩非子) 10. 三早四晚(庄子) 5. 经典诗词(30首) 1. 国哀(屈原) 2. 古诗十九首 3. 怨歌(曹植) 4. 双对短歌《饮酒歌》(曹操) 5. 归园田野无合适韵少年(陶渊明) 6. 左移兰观秀其侄项(韩愈) 7. 即将入酒 李白 8. 临水唤心诗两首(杜甫) 9. 长恨歌(白居易) 10. 酒厂行(李贺) ) 11. 春江月夜(张若虚) 12. 书愤(陆游) 13. 义歌(文天祥) 14. 菩萨满屏林漠烟(李白) 15. 波雨潺潺洗沙帘外(李渔) 16. 沙上行走(欧阳修) 17. 赤壁怀古(苏轼) 18. 莫听林间打叶声(苏轼) 19. 苏牧者(范仲淹) 20. 江城子(何柱) 21. 青春旅行(周邦彦) 22. 赣州八声对晓晓暮雨
6.江天(刘庸) 23.走沙沙(秦观)24.喜鹊踏枝,菊花悲,烟兰泣,雁书哭 25.声音缓慢(李清照) 26. 扬州慢姜夔 27. 罂粟听雨(姜姐) 28. 青玉案袁熙(辛弃疾) 29. 满江红(岳飞) 30. 谁采桑翻译乐府荒凉宋(纳兰性德) 6. 文言朗诵(20篇) 1. 劝太宗十思(唐魏征) 2. 阿房宫赋(唐杜牧) 3. 滕王阁序(唐王勃) 4. 送别赋(南北朝姜炎)5.过秦论(西汉贾谊)6.离骚(战国屈原)7.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宋代苏轼)8.修竹篇序(唐代陈子昂)9.孟母劝子(韩愈)10.孙权劝学(司马光)11.少年中国论(第三、四稿)(清梁启超)12.人生真谛(陈独秀)13.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朱自清)14.可爱的中国人
7. 乡村(节选)(方志敏) 15. 听冷雨(于光中) 16. 精神三舱(毕淑敏) 17. 雪在掌心融化(博尔吉场) 18. 快点(朱)紫庆) 19. 吴鹏川(周作人) 20. 紫苑(董桥) 四:发展形式: 1.主办单位:区教科体局党办 2.承办单位:各中心研究 5.具体读书活动安排 (一)3至4月:定期安排经典诵读:语文组 1、早读:班主任利用语文早自学的方式,带领全班同学背诵经典作品。 (阅读10分钟) 2. 语文课前3分钟。 语文老师负责。 为了减轻学生背诵古诗词的负担,教师要寻找一切机会。 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开展“课前吟”活动,做到常读书、常背诵,“边学边学”。 “Learn it”,念诵或加强记忆。 3. 中午 12:35-12:50 和下午 6:30-6:45
8、通过广播播放经典诵读相关内容,营造诵读氛围。 动手制作比赛: 1、制作自己的古诗词朗诵卡和书签(时间:4月17日之前完成,由语文组提交给团委) 1)卡片可以用纸板制作(不大于二分之一A4纸),正面为古诗文,反面为诗词图片或诗解。 每张卡片一首诗。 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背诵。 每个班向团委提交至少5幅作品进行评审、评分,并在橱窗展示。 (作品上须注明班级及姓名) 2)书签大小可自由使用。 正面是古诗,反面是带图或诗解的诗。 每张卡片一首诗。 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背诵。 每个班向团委提交至少5幅作品进行评审、评分,并在橱窗展示。 (作品上注明班级及姓名) 2、古诗词散文手抄报制作比赛。 (4月17日前完成,由艺术组提交团委)
9、古诗文手抄报制作活动展览。 诗文均附有绘画。 要求包含图片和文字。 图片能充分体现诗文的意境。 内容和形式不限。 每个班向团委提交至少5幅作品进行评审,颁发一、二等奖并在橱窗展示。 (作品上需注明班级及姓名) 3、学生诗词书法比赛。 (4月24日前完成,由艺术组提交团委)以经典诗词为主题,展示铅笔、钢笔作品。 每个人都必须参加。 每个班级先组织一次班内比赛,然后提交10件作品供学校评选。 (作品上注明班级及姓名) (二)五月份经典诵读定期安排:语文组 1、早读:班干部利用早语文自学的方式带领全班同学背诵经典作品。 (读10分钟) 2. 语文课前3分钟,语文老师负责。 为了减轻学生背诵古诗词的负担,教师必须寻找一切机会。 每堂课必须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的三分钟。
10、开展“课前吟”活动,让自己边读书边经常念诵,“边学边练”,念诵或强化记忆。 3、中午12:35-12:50、下午6:30-6:45通过广播朗诵国学,营造读书氛围。 (班级轮流广播) 诗歌朗诵表演及校内比赛 5月15日(周三晚自习):小学集体朗读及表演比赛(语文组、音乐组、体育组) 5月22日(周三晚自习):初中高中组读书表演比赛(语文组、音乐组、体育组)5月29日前国文经典知识竞赛。(由语文组完成,成绩单提交团委)要求: 1.创作节目为班级单元,主题鲜明,积极向上,凸显古诗词的深刻内涵和文化魅力,倡导选用民族精神素材; 形式丰富不拘一格,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手段均可运用,可供师生使用
11. 合作表演可以由全班或部分学生进行,也可以由单个学生进行。 2(1)。 小学各班级须于5月8日前将作品(含伴奏音乐)提交给小学语文组备课组长李勤。 (2)初中各班级须提交作品(含伴奏音乐) )于5月18日前发给初中语文组备课组长胡新宇。 3、评审方式:学校分别对小学组和初中组的奖项进行评审,最终评选出一到两名优秀作品将于6月1日在全校展出。 4、国学知识竞赛。 (由语文组填写,并于4月20日前将成绩单报团委)全校小学、初中各级语文课时间进行知识竞赛。 (小学分段评价,初中利用周六时间进行统一测试。) 最终排名 (三)六、七月经典诵读定期安排:语文组 1、早读:班干部用语文早自——学习带领全班同学背诵经典作品。 (
12.阅读10分钟)2.中文课前3分钟。 语文老师负责。 为了减轻学生背诵古诗词的负担,教师要寻找一切机会。 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开展“课前吟”活动,做到常读书、常背诵,“边学边学”。 “Learn it”,念诵或强化记忆。 3、中午12:35-12:50、下午6:30-6:45通过广播朗诵国学,营造读书氛围。 (班级轮流播出) 6月1日节目安排: 1、将军将在6月1日播出优秀读书节目。 2、利用展板展示(1)中国经典书签。 (二)中国古典书法作品。 (三)中国典籍手稿。 (4)九月份:定期安排背诵经典:语文组 1、早读:班主任利用语文早自学的方式带领全班背诵经典作品。 (朗读10分钟) 2.语文课前3分钟。语文老师负责缓解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困难。
13、肩负重担,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寻找机会。 每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开展“课前吟”活动,做到读书时常吟,“边学边学”,吟诵或强化记忆。 。 3、中午12:35-12:50、下午6:30-6:45通过广播朗诵国学,营造读书氛围。 (班级轮流播出)节目选拔以全市教育体育为基础:音乐组、体育组、市教育体育局,在各地广泛朗诵的基础上,集中朗诵表演,选拔优秀参加全市演出的节目。 (5)10月:定期安排背诵经典:语文组 1、早读:班主任利用早语文自学的方式带领全班背诵经典作品。 (读10分钟) 2. 语文课前3分钟,语文老师负责。 为了减轻学生背诵古诗词的负担,教师要寻找一切机会。 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开展“课前吟”活动。
14、读的时候要经常念“边学边练”,念诵或者加强记忆力。 3、中午12:35-12:50、下午6:30-6:45通过广播朗诵国学,营造读书氛围。 (班级轮流播出)颁奖晚会表演:音乐组、体育组的优秀节目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全市中华经典诵读表演颁奖晚会。 五、背诵原则和方法 1、二义性原则:不求解释透彻,只求熟悉、背诵。 “模糊性”原则和统一性原则: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阅读内容。 激励原则:全员参与、快乐阅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是根本。 六、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并明确活动的重要性。 中国经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和民族文化的精髓。通过深入开展“国学经典读”活动,让青少年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5、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 这是新形势下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实施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 各班要结合工作实际,多层次、多形式开展经典诵读,将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礼仪教育、才艺展示等活动结合起来,增强活动的教育效果。 2、精心组织,注重活动实际效果。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探索解读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弘扬健康向上的节日文化,彰显中华语言文化魅力。必须坚持思想素质和艺术素质相统一的基本原则,精选古今当代名著,关注青少年。
16、青少年熟悉,引导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 要把“国学诵读”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选择经典诵读读物纳入校本课程管理,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 应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师阅读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组织广大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增强活动效果。 3、创新形式,努力使活动丰富多彩。 以班级为点,年级为线,学校为面; 以个人为根,集体学习为干,校园活动为叶; 以氛围营造为主,以文化影响为基础,以文化教育为重点。 “国学读经”活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各年级要在活动中注重艺术创新,运用国语和现代舞台艺术手段表达经典内容,通过读书活动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启发生命,诠释时代精神。 4、学校制定经典诵读考核评价机制。 要纳入学生个人思想品德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对工作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开展创造性的经典诵读活动。 学校将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表现好的导师、班级和学生进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