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性活动策划方案的宣传阶段和准备阶段有什么区别?
(一)活动执行计划包括哪些内容?
上一篇文章我们讲了策划活动的目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场地、活动目标群体的选择。 在上一篇文章的基础上,规划准备好的活动内容,用逻辑思维填写执行活动计划的内容。 本章主要讲执行活动计划中的宣传阶段、准备阶段、活动流程、应急预案以及嘉宾。 离开现场,盘点材料,审查活动。
1、宣传阶段
有句话说,做事高调,做人低调。 这是我在大学第一次学习组织和策划活动时老师教给我的。
在活动的推广阶段,我们首先需要设计一个推广方案,根据活动的内容、形式以及邀请的嘉宾来设计推广内容。 如果是类似于说明会的小型活动,客户精准,促销内容可以设计出精致的、打动人心的邀请函。 如果是促销或者用户增长活动,而且客户群比较广泛,可以设计一些裂变海报,利用活动亮点和福利进行多渠道促销,吸引客户参与。
第二步是确定促销时间。 一般情况下,促销时间是分阶段进行的。 根据活动规模,大型活动需要提前半年进行宣传,类似于双十一等大型活动; 中型活动一般提前三个月进行宣传。 宣传活动; 提前一个月宣传小型活动。 每个阶段传递的推广内容都不同,通过不断深入接触来激发用户参与。 建议在宣传阶段设计一些名额限制、门槛限制、报名优先限制等,有助于增加活动的紧迫感和价值感。
宣传内容和投放时间确定后,我们就可以准备我们的宣传材料了,包括线上线下宣传材料的准备,比如线上宣传海报、H5链接、裂变海报等,线下宣传材料包括活动展架、促销传单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常用的促销工具。
宣传工具:裂变海报、社区助手、凡客微传单、深度互动平台、H5链接等。
促销内容和促销时间确定后,即可按照促销计划实施。 注意随时安排相应人员进行活动讲解和客户维护。 下面我们给大家分享一些常用的促销渠道。
促销渠道:
(1)自有渠道:目标客户微信、官网公众号、朋友圈、各类微信QQ群等。
(2)外部渠道:KOL博主推荐、活动平台发布(活动排、互动吧、爱心活动等)自媒体平台投放、门户网站推广等。
2、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需要做的就是认真整理和准备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需要准备的材料。 这个时候你自己准备材料的精力可能有限。 建议需要准备的材料按时间顺序分发或在会场分发。 该订单分配给其他同事共同完成。 为了避免遗漏什么,建议整理一下物料清单。 准备材料时,按照材料清单进行准备。 活动开始前与物料清单核对物品,以免遗漏任何物品。 ,物品清单要保存,因为活动结束后还需要盘点材料。
物品清单中活动所需的物品按照清单准备就更好了,但不要忘记,如果有上线需要的软件、网络、设备等,一定要提前调试好,并准备充足的电源和备份电池。 ,另外还要准备一个好的网络。
三、活动流程
活动过程应使用时间表进行划分和记录。 我首先按照时间线梳理活动流程,然后根据分工给每个人自己的工作安排。 这时,参与事件的每个人都可以清楚地知道事件的流程是怎样的,也知道在那个环节自己需要做哪些工作。 详细说明在什么时间需要做什么,甚至动作指令完成后需要做什么等等。
另外,我还会给参加活动的每位工作人员发一份岗位职责手册,详细告诉他们在这次活动中自己的核心工作是什么,主要职责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比如,有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是负责安全,有的人员的工作职责是服务好客人。 也就是说,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工作人员手中都会有:活动执行计划、活动流程图、个人工作流程图、工作责任手册。
4、应急预案
我们必须为一切事情制定B计划,比如天气突然变化。 如果天气预报是阴天或者降雨的几率超过20%,我们就要提前联系B计划单位,比如下雨天需要的雨伞、帐篷等,甚至修改。 还有一些突发情况,比如网络问题、临时断网、是否可以使用手机热点或者便携式WIFI等。突发情况很多,有时我们需要在现场紧急处理。及时的方式。 B计划必须以能够影响A计划的主要问题为基础。例如,A计划的活动是一场直播,直播过程中网络至关重要。 那么B方案中的无线网络和备份网络必须提前调试好。 ,为突发事件做好准备,我在《黑天鹅》一书中提到过一句话:“紧急情况不期而遇”。 所以,考虑周全,提前做事,就是预防。 处理紧急情况的最佳方法
5. 嘉宾离场
很多朋友以为活动结束了就万事大吉了。 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 最后一个环节也非常重要,最后一个环节给嘉宾的感受是直接影响嘉宾判断整个活动是否有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试想一下,今天来的一位客人路上堵车了,心情可能不太好。 在活动期间,他或她感觉很好或一般。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在离开过程中冷静或淡然地处理,客人会不会认为今天是糟糕的一天,下次还会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呢? 如果结局可以设计得更温暖一点呢? 或者说如果有一些小惊喜的话,这位客人会不会在意路上的堵车或者活动有哪些方面让他不满意? 最后“甜点”的设计将直接影响整个活动的效果,这一点我已经一次又一次证明。
6. 清点材料
送别嘉宾安全离开活动现场后,活动即将结束。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拿出我们的材料清单,开始清点材料,结束活动。 我们继续上一章关于材料所说的:“如果你需要花钱,你就需要省钱。”
7. 活动回顾
活动结束后,相信大家都会做好评审工作,但是如何做好评审呢。 为此,我还专门研究了复习书籍,因为在组织策划活动的初期,我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人员配合问题、执行问题、以及其他我无法从自己的角度看到的盲点问题等等,所以等我有时间复习的时候,我会把它整理成一个文档,分享给大家。 评审可以说的东西太多了,这里我简单分享一下活动的评审过程。
活动回顾分为回顾与评价、分析与反思、提取与提炼、转化与应用四个步骤。
回顾与评估:梳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回顾预期的目标、策略和计划。 将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和评估,发现一些具有学习价值或意义的差异。
分析与反思:经过比较,发现一些差异(亮点或不足)。 需要深入分析和反思,找出根本原因。 只有真正理解为什么会形成这些亮点或短板,找到关键问题,才能取得进一步的进步。 提炼和形成经验或教训。
转化与应用:将总结提炼的经验教训转化为个人和团队的后续行动。
提炼提炼:思考一下我们能从这次事件中学到什么,哪些做法是有效的、值得继承或推广的,哪些做法是无效的。 总结新想法或修改现有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