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活动策划书范文)爱心服务,促农和谐
深入农村,积极开展孝敬父母、关爱老人、自力更生、努力成才、开展对父母了解程度问卷调查等各项活动。 我们的队伍是由政法系关心农村问题的青年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的志愿服务队。 主要致力于当地农村地区的人权进步和具体问题的小范围解决,以农村研究和支农实践为主线开展相关活动。 团队自XX年1月22日成立以来,目前有成员17人。 多次接受学院团委、政法系、学生社团的指导,组织交流,帮助团队成员提高学术研究和理论水平。 组织下乡实践活动,可以深入农村最基层,提高班子成员的实践能力。 成立一年来,走遍了许多小山村和贫困家庭,被院团委评为优秀团队。 并得到了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 在学院团委、政法系、学生社团的关怀下,我们的队伍正朝着更扎实、更强、更大的方向发展。 同时,我们看到“三下乡”活动丰富多彩,支农氛围浓厚。 因此,我们希望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使我们班子的“三下乡”水平在今后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四、活动目的 此次下乡之行,我们重点发挥师范生的专业优势,组织队员深入农村,与他人分享下乡感受。 不下乡的队员们对暑假下乡的活动充满了好奇。 下乡的队员们也希望互相交流收获和经验。 此次交流考察为队员与当地村民的交流提供了平台。 通过交流考察,一方面,整合了我队三名下乡队员的资源,促进他们在支农乡村方面的积极交流与沟通,推动了下乡工作的开展。 更好的发展; 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提高实践经验。
另一方面推动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提高农村教育意识,弘扬孝敬父母、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五、会议主题 1、各小组交流下乡成果、三下乡理念、三下乡特点、重点和范围; 2、探讨下乡过程中的困难、困惑和不足; 我们将竭尽全力用爱心服务,真诚促进农业和谐。 六、交流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0年7月13日8:30-9:00)充满信心地讨论今年下乡下乡的现状(8:50--)第二阶段:下乡代表介绍 9:00——9:30) 1.介绍下乡队员情况(9:00——9:10) 2.交流下乡概况(活动的意义和目的)(9:10——9:30) 团队成员发言、收集信息(9:30-10:00) 第三阶段:小组讨论 1、自由交流时间(10:00-10) :20)交流话题:(1)这次下乡之旅的影响第一次下乡遇到的困难,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3)大学生下乡应该做哪些准备? 最后总结(10:20-10:40) 第四阶段:组长总结第五阶段工作:确定明天具体出发时间、集合地点及注意事项。 第六阶段:晚间休息 7.时间安排 策划阶段:xxx-06-18——xxx-07-03 队长孙连忠及部分队员参加活动策划准备阶段:xxx-07-03——xxx -07-13信息准备、争取活动资金、其他准备实施阶段:2019年7月14日至15日(周六、周日)参与沟通调研、场地安排、场地协调、会议记录、摄影、资料收集,并安排队员用餐及休息总结阶段:xxx-7-15-xxx-7-27整理交流成果,总结交流经验,并将总结发送给队员代表八、人员安排项目负责人:**刚、董来红主持人:陈宁 策划:宣传:郭宏荣 记录:刘乐乐、王富强 范文二十一、前言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增长知识、培养才华的有效途径。 这是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必由之路。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素质发展,把“三下乡”活动打造成我院素质教育的试验田。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关于大学生“三下乡”的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20xx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精神,践行志愿精神积极服务社会,弘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理论,弘扬“一方有难,各方支援”的精神,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的先进作用。学会、江苏工程学院举办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实践主题:弘扬自强不息精神,构建和谐自然。 (待定) 三、活动目的和意义 1、积极响应团中央、团市委、团省委的号召,开展“三下乡”活动大学生暑期,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强农民抗旱救灾自救意识,弘扬“当一党”精神困难时期,各方支援”,进一步把党的政策深入人心。 2、通过为乡村图书募捐,改善农村孩子的学习条件;通过介绍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意识,改进学习方法,开阔视野,运用知识,培养现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实践能力。 3、提供自愿咨询,帮助他们测量血压和宣传一些基本的健康知识,提醒老年人注意一些健康问题。 (请求外援) 4、与农民亲切交谈,强化子女教育的重要性; 深入农田,帮助农民干农活,深刻理解农民的辛劳,明确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5、到贫困山区小学支教,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体会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帮助他们树立报效祖国、改变家乡面貌的远大志向。 6、配合商家向群众介绍最好的农业机械,增长知识,加大家电下乡宣传力度,宣传国家惠民政策。 7、通过视频播放、座谈会,增强群众抗旱自救能力,激发群众团结互助、自强意识。 8、深入了解当地居民旱情和丰收情况,呼吁社会节约用水,提高大学生珍惜身边每一滴水的意识。 九、鼓励青年大学生深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五四”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走上正轨。走进农村,了解社会,了解社会。 ,在实践中认识自己、锻炼自己、服务社会、贡献友谊、提高自身素质。 四、活动主要内容及亮点 准备阶段: 活动时间:6月10日——7月15日 1、以下四点要求积极选拔,从6月初开始,年底前完成暑期“三下乡”部六月示范队。 1、希望我们班子成员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积极学习弘扬“八荣八耻”、“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按照大学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团队形象。 2、希望大家积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弘扬我校“团结、勤奋、求实、开拓”的治学态度。
3、希望大家谦虚谨慎,脚踏实地,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人身安全,虚心向群众学习。 4、希望大家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在社会舞台上收获真知,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 2、6月初,开展了以图书、捐赠为重点的为学院学生干部募捐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干部先进思想、培养爱心,同时完成动员宣誓——为班级的三次乡村旅行工作。 。 3、出发前1周对演示队全体成员进行集中训练。 4、组织准备活动所需物品,主要包括捐赠图书、展览资料、购买示范队服装和火车票、准备数码设备等。 (二)中期活动阶段:活动时间:7月16日— 7月22日活动地点:江苏省百色市德保县龙桑镇第一天:到达目的地,示范队员短暂休息。 第二天上午:与当地相关负责人座谈,了解当地因旱灾收入及农民生产生活、学生教育等实际情况。 第二天下午:进行自愿咨询宣传科技知识、文化知识、健康知识和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宣传国家关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政策,特别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第三天上午:到当地一所贫困小学举行图书、体育器材捐赠仪式。 我们与学校相关领导座谈了两所学校的情况,向当地学生展示了我校发展和校园生活的图片,并展示了一些柳州美丽的风景图片,以扩大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第三天下午: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意识,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第四天全天:示范队成员分成三组,分别前往镇内三个不同的村庄进行家访。 一方面,确立“一方有难,各方支援”的帮扶目标,深入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为今后返校时的爱心帮扶活动建立档案; 另一方面,对去年资助的学生进行回访,了解他们目前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第五天全天: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劳动体验活动,增强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素质(视情况而定)。 我们将深入了解当地旱情,采取相应防旱措施,尽己所能帮助当地群众。 晚上,示范团成员在学生家中过夜,真实体验了乡村生活。 (注意一定的安全,懂得保护自己) 第六天上午:当地实景拍摄。 主要内容包括农民的衣食住行、农民精神面貌等,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农民的实际情况。 第六天下午:与当地负责人简要讨论成果及当地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一定的建议。 晚上,开展体验活动,说说自己的收获,完成后开个小聚会,留个纪念。 收拾好行李,休息一下。 第七天:与领队举行告别仪式,结束行程。 (三)后期总结阶段: 活动时间:7月23日——下学期开学。 召开社会实践专题报告会,表彰在“三下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团体和个人。
5、示范小组成员组成: 学院领导及教师:魏凌清、何跃华 学生团队组成:王文康 小组成员主要分工: 1、魏琼金:负责联系“三会”接待单位“下乡”活动; 协调安全、住宿和饮食等事宜。 2、朱茂元、李一林:本次活动策划者负责与“三下乡”活动承办单位进行座谈。 3、王文康:本次活动总策划,负责队员集合及日常行程安排。 后勤工作,负责采购演示队所需的服装、火车票等物品。 10、刘俊才:多媒体材料与设备的准备。 研究团队: 第一组:组长:王文康 组员:王文康 第二组:组长:朱茂元 组员:钟秀梅 第三组:组长:李一林 组员:莫滨华 六、工作要求: 1、团队成员必须服从统一的组织管理和集体决定,不得擅自行动。